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 言不由衷的故事及注释

言不由衷的故事及注释

成语故事 日期:2024-12-12

【成语名字】言不由衷

【汉语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

“言不由衷”之“衷”,【成语典故】作“中”。“中”同“衷”,指内心。“言不由衷”则指所说的话不是发自于内心。形容言词与心意相违背。语本《左传.隐公三年》。后用“言不由衷”泛指心口不一,虚应敷衍。

【成语典故】

《左传.隐公三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薀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成语注解】

1、中:同“衷”,内心。

2、质:人质。春秋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对方。

3、间:挑拨、分化。

【成语出处】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注引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王语伯彦等曰:『宗泽渡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

2、明.李贽《焚书.童心说》:“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3、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七.梁武帝》:“故自隋而之唐,月露风云未能衰止,而言不由衷、无实不祥者,盖亦鲜矣,则(苏)绰实开之先矣。”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心口不一,虚应敷衍。

使用类别    用在“言语虚假”的表述上。

【言不由衷造句】    

1、他的话言不由衷,听起来真不舒服。

2、我最讨厌这种假惺惺,言不由衷的人。

3、当他自觉这话言不由衷时,脸不禁红了。

4、他说这话时态度怪怪的,显得言不由衷。

5、他素来诚恳,今日言不由衷,其出有因。

6、言不由衷的话不是你这种纯真的人说得来的。

7、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8、他可能受到威胁,所以说了这些言不由衷的话。

9、在那种场合,大家谈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10、我看你是喜欢上王先生了,才会言不由衷地假意批评他。           

11、是不是因为在虚伪的环境待久了,他说话变得很言不由衷?

12、我实在是不忍将真相告诉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要他别多事。

13、我看她有心事,刚刚那几句话说得言不由衷,不像她平常的为人。

辨识

【近义词】:口是心非,心口不一

【反义词】:心口如一,言为心声,言由衷发,肺腑之言

辨似:

形音辨误    衷,。内心。不可写作“哀”。

同    “言不由衷”及“口是心非”都有心口不一致的意思。

异    “言不由衷”常是迫于情势而无法说出真心话,侧重于敷衍、隐瞒,属中性义;“口是心非”则有以言语掩盖心中坏念头的意思,侧重于欺骗、虚伪,为贬义。

言不由衷    口是心非    辨似造句

在那种场合,大家谈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这家伙说一套,做一套,典型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参考词语】:信不由中

【汉语拼音】:    xì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犹“言不由衷”。见“言不由衷”条。

1、《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参考词语】:信不由衷

【汉语拼音】:    xì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犹“言不由衷”。见“言不由衷”条。

1、《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臧洪》引三国魏.臧洪〈答陈琳书〉:“且以子以才,穷该典籍,岂将闇于大道,不达余趣哉!然犹复云云者,仆以是知足下之言,信不由衷,将以救祸也。”

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若夫臧洪歃辞,气截云蜺;刘琨铁誓,精贯霏霜;而无补于晋汉,反为仇雠。故知信不由衷,盟无益也。” 

【参考词语】:道不由衷

【汉语拼音】:    dào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犹“言不由衷”。见“言不由衷”条。

1、《旧唐书.卷九四.徐彦伯列传》:“利生于口,森然覆邦之说;道不由衷,变彼如簧之刺,可不惧之哉!” 

【参考词语】:言不由中

【汉语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犹“言不由衷”。见“言不由衷”条。

1、《宋史.卷三八○.何铸列传》:“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

2、《聊斋志异.卷一○.贾奉雉》:“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言不由衷的成语故事】

“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诚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软弱,王室政权完全掌握在诸侯国的郑武公和其子郑庄公手里。对于这样的情况,周平王常常觉得不安,所以想将部分权力转移到虢公手上。郑庄公得知后,前往质问,周平王慑于庄公的气势,只好赶紧否认,并且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诚信。但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便真地将政权移转到虢公手里。郑庄公大为愤怒,于是强夺了周朝两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报复。周、郑两国从此交恶。史家对这件事的评论是:如果承诺不是发自于内心,即使强留人质作为抵押,仍然无法保证彼此能信守约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礼法,即使没有任何抵押物,也不会破坏盟约。后来“言不由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言词与心意相违背,今则多泛指心口不一,虚应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