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拼凑的标题,标题源于一本人类学著作《人是一片爱叶》,书的内容大致是讲,约瑟夫·谢泼德,一位来自世界上最现代化国度美国的人类文化学者,经历千辛万苦,来到了与世隔绝的世界上最原始的部落之一非洲恩图穆部落中,一年以后,当约瑟夫·谢泼德离开了热带雨林,离开了那些与他相处亲如兄弟的恩图穆人时,这种空间的远离,其实更像一种时间的回归:因为,那时的约瑟夫·谢泼德已从最原始的恩图穆人的生活和语言中,找寻到人与人之间最为质朴的善良与友谊;找寻到人类灵魂深处对于宇宙、自然及自身最为本质的智慧和真理。
“人是一片爱叶。”这是一位恩图穆老人给予约瑟夫的赠言。外界生存环境极其险恶的恩图穆人,他们人性的友好与平和,终于让约瑟夫·谢泼德深刻认识到自己曾经引以为荣的那个文明世界,在它丰富的物质背后人心灵的浅陋和脆弱;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是人类这棵巨大的“爱树”上必不可少的枝丫与叶片。
我在《读书》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成为中国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文章表面上谈清华大学的何兆武先生,一位生于1921年的老教授,但背后投影出的却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的中国那一批具有高贵气质、文品与人品俱佳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大多已作古,硕果仅存的早已变为“老古董”,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太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幸福观和自由观好像都有些太单纯甚至太简单”,但作者认为,他们求学与做人的一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坚守了自己的价值与理想,坚守了学者的良知与清白。
这两则文章,被我东拉西扯放在一起,就成为了我对“幸福”二字的一点看法,用《读书》杂志上作者引何先生的话来说,什么是幸福,一是个人能感到自己前途的光明,二是外部环境能提供给个人一种良好的空间。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中国人常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理解这句话是在告诉人们:山河比民众更为永恒;民众比个体更加伟大。当我怀着这种念头行走于中国西部的山山水水、村落民居时,我的双脚告诉我,我正行走于一片宽阔而厚重的大地之上,我正行走在一群高贵的人群之中,在他们破旧的衣衫之下,深藏了人类原始初民的骄傲和高贵的灵魂,在我采访调查的许多地方,村落没有路,不通电。村民生活艰辛,收入低微。但他们终日与大地为伴,终日用汗水与贫瘠的土地作着顽强的斗争。他们团结友善,乐观向上,他们不言放弃,亲人彼此没有背叛。在那些地方,我每每感受到毫无私欲的善良,感受到倾其全力的关爱,这样的东西,注定成为了人类一切幸福的源头。
1855年,美国西雅图一位印第安酋长对前来购买他部落土地的政府官员说到:“你们怎能用钱去卖买天空和土地?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这位印第安酋长告诉我们,幸福与金钱和权利无关,就像大地不属于人一样;他告诉我们,人并未编织生命之网,他只是其中一根丝线。在这张生命之网上,人们用爱吐出一丝一缕生命的丝线。这些丝线编织起我们,编织起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