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都有个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的。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气场,替代不了,也藏掖不了。想想也是,有的人钱多得不得了,本人倒不一定怎么盛气凌人,或故意炫媚摆阔,可是举手投足间的那种气势,任其百般掩饰也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大概“财大气粗”就是指的这个。还有的人,握着权柄,在他发号施令的范围内,任他怎么想方设法地“平易近人”,或以“公仆”自律,但总让人觉得不真实,甚至越“平易近人”越让手下人紧张得手足无措;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倒不一定想终日处在一堆求情、告饶的、低眉顺眼的、吹喇叭抬轿子的人里面,他的腔调也就定型了,那就是官气。
现在市面上看得比较多的一些人,往往满脸泛光,油滋滋、甜腻腻的,但又不是真的很健康,像是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高的那种,人模狗样,却又让人觉得不可信,如果是老板,大概会卷款而逃,如果是官,十之八九会贪,如果是教授,则据学生的作品为已有也以为天经地义……这样的人,身上都像弥漫着一股陈腐的气味,上海人称肉夹气,也是气场的一种。
看来人还真有气场,尽管不一定写脸上,但又都如影随形,若隐若现,抹不去,洗不净。
至于读书人的气场,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魏晋遗风、唐宋风骨了。但真要达到那境界大概非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高人。我们现在上了点学、读了点书的人,哪怕贵为博士,也差距甚远。但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还是很容易鉴别的。也许说话最见颜色,读书与否、读多读少、读深读浅,一开口便原形毕露。我平时最怕看电视里随机采访的那些镜头,怕看到一些人说话语无伦次的样子,要么一张口便是言不由衷的套话,常让我难受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读书、做学问,在读书中采撷思想的精华、参悟天地;在做学问中追求剑胆琴心、励精图治。连接古今,贯通中外,积淀思想,积累知识、蓄势待发,如此则养气升格,底蕴十足,慧眼明流,洞察人生。读书人的气场无边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