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太郎》是我看过的一本日语图画书。
一个农村孩子,每天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沉默寡言,独来独往。没人注意他,他也就安然躲在教室的角落里,一边发呆一边看看窗外的桃花,玻璃上的水汽,窗框的木纹,或者偶尔爬过白色墙面的一只小虫。
本来,日子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如果不是新来了一位年轻的老师。新老师常常带着孩子们在野外上课,种花种草,并和他们私下里闲谈。后来,学校里开大会,学生们纷纷上台表演节目。那个最不起眼的孩子也上台了,他给大家模仿乌鸦的叫声,清晨高飞的、黄昏离巢的,欢叫、悲啼……原来,乌鸦的叫法如此细腻丰富,各自不同。他发出的这些惟妙惟肖的叫声,让人想到这个孤单的孩子,是如何一天天一个人在旷野里奔跑,追着一群乌鸦,奋力地把自己的声音,融汇到它们中间去。很多人听着流下了眼泪。
这个“故事”其实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因为它没有什么结局。在人们给那个孩子取名“乌鸦太郎”后,他还是一个人来来去去,在刮风下雨的日子里,披着蓑戴着笠,小学毕业后,再也没有消息。老师不是伯乐,他也不是千里马。图画书里没有明确画出一场对话,是一个热心的教师和一个内向的孩子的心灵邂逅。如果说这也是种缘分,那么,并不是所有的缘分,都能让生活有所改变。
看这本书的感觉,有点像在看一部小制作,小题材,静下心才能看下去的冷门影片。写实的风格,简单的述说,平淡的口吻,习惯了有交代有结局,大喜大悲,成王败寇的人一定要失望了。我却很满意这样没有结局的结局。如果故事中写道,那个孩子,后来品学兼优或者成了口技专家,那就把一个适度惆怅的小故事,硬生生上升到励志的高度了。
乌鸦太郎寂寞的出口,就是和那些并非同类的黑鸟儿,找到了共同语言。而寂寞是否为人所知、供人欣赏,甚至在无意之间,偶然地引人流下眼泪,我想,他并不关心,也不期待。
没有华彩乐章的生命,照样可以怀抱骄傲不流俗的寂寞,别样的美景,在心中如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