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GDP竞速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我们在2005年超过了英国,2008年超过了德国,2010年第二季度终于超过了日本,成为全世界GDP第二名。
我们开心,因为人人都是受益者,我们有些不开心,因为人和人也拉开了差距。这就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世界排名第二的纠结:国家与国家差距缩小,人和人差距却被拉大了。
这种纠结对于国家,是为十大纠结:纠结于经济成就与国民福利,纠结于阶层板结与机会公平,纠结于财富权力与社会正义,纠结于开发力度与环境保护,纠结于资源垄断与市场开放,纠结于城乡差距与地区先富,纠结于中国制造与创意立国,纠结于西方价值与传统文化,纠结于外交战略与国际压力,纠结于功利的现世与持续的未来。
这种纠结对于个人,也是十大纠结:纠结于快节奏与慢生活,纠结于拜金与仇富,纠结于攀比与知足,纠结于家庭与事业,纠结于物欲与爱情,纠结于梦想与生存,纠结于金钱与幸福,纠结于物质化的友谊与理想化的纯真,纠结于一线城市的成功学与二线城市的安居梦,纠结于价值迷失与身份焦虑。
事实上,除开GDP排世界第二,中国还是很多的世界第二名碳排量排第二,皇马球衣销量排第二,结核病耐药率全球排第二,税收负担排第二,超级计算机性能排第二,人体器官移植数排第二……
中国人没有外国人想象中激动。至少,中国人面对GDP的纠结,早已有正确的共识:一个国家不能只谈GDP,一个人不能只谈钱。金钱是一种魔障,平常心才是中国之禅。
贫富困惑与身份焦虑
有人在网上贴出他2010年2月份的工资条:基本工资1300元,扣除养老保险144元、社保198元、失业险18元,医保36元,加上迟到4次被扣900元,最后实发工资为4元。这4元堪称中国工薪族的魔幻现实主义。
有评论分析中国人收入现状,引用了两份报告一是北京政协主席会议上一份调研报告,北京一线职工收入水平现状是“增长缓慢,长期偏低”,二是广东2010年的“社会温度计”调查报告,居民认为广东当前存在的最重大社会问题排在第一名的是:工资涨得慢。
与薪水成为对比的是生活成本的增加最近流行晒全国各地娶老婆成本,广州要128万、杭州要178。2万、上海要200。82万、北京要202。8万、深圳要208万。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说,“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了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际,就是身份的焦虑滋生之时”。在晒工资和晒生活成本背后,是一种心理的比较,有中国工薪阶层对生活的焦虑。
成年人在焦虑自己是社会名流、伪上流社会人士还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焦虑则传递给下一代,成为“富二代”与“穷二代”的身份焦虑。CCTV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男孩想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一个西北的女孩却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许解铃还须系铃人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GDP增长是解决贫富分化的前提。“没有GDP就是穷人打架,大家要分一块很小的蛋糕。首先要有GDP,然后再解决好分配,两者缺一不可。但有个轻重,不要看错了,以为公平是第一,那是穷平等。”
“穷爸爸”好还是“富爸爸”好
一个爸爸说贪财乃万恶之源,弓一个爸爸说贫困是万恶之本。一个爸爸努力存钱,一个爸爸不断地投资;一个爸爸相信政府会关心并满足你的要求,一个爸爸言奉完全的经济自立,一个爸爸兑顺梯子一步步往上爬,一个爸彗问:为什么不当梯子的主人?
罗伯特·清崎写的《穷爸爸,富爸爸》,描述了两种爸爸的不同。如果把我们经历的社会环境比做爸爸,这与中国30年的观念之变何其相似。祖国已是“富爸爸”,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富二代。
当中国的GDP成为世界第二。围观的外国媒体前来给中国“捧场”,也许亦怀有“捧杀”的想法《纽约时报》说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里程碑,《联合早报》说这是世界发展史的重要章节,《华尔街日报》说这是个从未享有过的地位。《朝日新闻》说日本影响力开始黯淡:《金融时报》说世界将会适应一种新方式。
“赶超”一直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情结。1957年,中国就提出15年内要在钢铁和重工业方面赶上英国,然后终于在1995年实现了目标。但这次,中国人对GDP排名世界第二,则是从民间到政府都态度冷静“骄傲的GDP它噌噌地长啊,能给我换来几包尿不湿吗”,是网络流行歌《郑钱花》的歌词,中国还有1。5亿人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是商务部的表态;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是国家的态度。
GDP不是万能的,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更多的中国学者开始思考“GDP的含金量”,或用GDPW(国内生产福利总值)取代GDP。毕竟,有的GDP,我们是应该拒绝的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有三种可以选择的现代化,其中一种是象征性的现代化,营造设施一流的机场、发达的高速公路和大型工程项目,但不代表带来福利水平的提升。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关于GDP的一切纠结与反省,或许皆能让我们想起,提高GDP的最初的目的,正是为让公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