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总是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作对”:老板与自己作对,公司规定与自己作对,人际关系与自己作对……“为什么和在学校的时候不一样呢?”这样的感慨时有发生。其实,很多时候你可以反问一下:是不是自己身上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职场行为呢?
学生腔:他们怎么会不接电话
小K在学校的时候曾经是学院学生会的部长。念书的几年里,他参与了很多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能力不错。可是初入职场的几个月,他并没觉得游刃有余。
一天,小K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一份报表。这份报表由很多数据组成,上司只给了小K部分数据,另外一些数据需要其他同事提供。
加班到九点,他那部分完成了,需要同事的那些部分来汇总,于是,小K拿起电话,同事A、同事B关机,同事C接了电话,却很快挂掉了。看来数据汇总是没戏了,小K叹了口气,只好先下班回家了。
第二天,小K问同事A和B,昨晚为什么联系不上。同事A“理所当然”地说:“已经下班了啊,没有规定说手机要24小时开机啊!”同事B表示同意,同事C也说:“昨天接电话的时候,女儿刚刚睡觉,小家伙听到声音就容易醒过来,再睡着就很难了……”
小K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打电话的时间没选好,忘了这是私人时间。职场和学校不一样。学校搞活动,只要是非上课时间都可以称为课余时间,职场不同,对于员工来说,上下班时间的界限是相对明确的,自己把学校的习惯带入了职场。
孩子气:前辈为何不照顾晚辈
小L法学专业即将毕业,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按照规定,事务所给小L配了一个导师。所谓“导师”,就是指导小L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L很高兴。学了一肚子的理论知识,现在不仅有了实习机会,事务所还派一个导师,自己可要好好抓住机会,多多锻炼一下。
令小L感到奇怪的是,自己有问题请教的时候,“导师”似乎不太愿意认真解答,经常会说:“学校里没有学过吗?”“自己去查查参考书……”小L心里不太高兴,如果自己知道,还需要请教吗?再说自己是新人,怎么这么不照顾晚辈呢?
但小L尽快调整了心态,学着独立解决问题。三个月实习结束,事务所出具的实习鉴定用了评价很高的语言。
等到小L回到学校写论文,突然发现很多以前要去问老师的问题,现在都能独立找到答案。小L这才明白,自己实习初期的“愤愤不平”是一种孩子气的表现。在职场没有长辈,只有前辈;没有呵护,只有独立。这些听起来挺残酷,却给了自己最真实的锻炼。
界限感:不该在上班时做私事
小M大学刚刚毕业,找了一份会展助理的工作。
因为小M原来的专业是金融学,对于投资理财自然敏锐一些,加上很多同学都在银行工作,信息更加灵通。这天,小M听到同事在谈论保险。刚好自己有个同学在从事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小M想可以趁机两全其美,既帮助同事解决了买保险的问题,也帮同学拉成一单业务。后来同学上门服务,结果引得周围同事都很感兴趣,过来询问具体情况。小M很得意,觉得自己又发挥了作用。
第二天,部门召开会议。布置完工作任务后,主管说:“虽然我们公司气氛很轻松,毕竟工作时间大家还是要遵守,有些事情需要低调的还是要低调……”说完别有深意地看了小M一眼。
小M开始没明白主管的意思,等到同事的保险要签单的时候,小M发现同事一反常态的低调,把保险业务员约到了外面。小M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热心过了头,不该在上班时间做私人的事情。好在主管比较开通,小M这回可是牢牢记住了工作和私事的界限。
在身份转换上平稳过渡
很多时候,职场经验较少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披着“职业胎衣”。有的是学生腔,有的是孩子气,有的是非职业化的语言和表现……那么到底“职业胎衣”是怎么形成的?应该怎样去除不成熟的“职业胎衣”呢?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与锻炼。当大学毕业生抱怨周围的一切不如意的时候,更多的是应该反省自己:要知道,你已经不再是学生,而是职场人;你不再被学校的保护伞庇护,而是要独立面对问题;周围的环境中不再有同学和老师,而是性格迥异、形形色色的人。
因此,“职业胎衣”去除的艺术,在学校里似乎没有办法完全学会,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职场体验之后,才能让自己蜕变至成熟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