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年文摘 / 大学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怀念

大学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怀念

青年文摘 日期:2022-3-12

我回到母校读研究生有一年半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怎么也找不到以前那种魂牵梦绕的感觉。走在校园里有种莫名的陌生感,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和我读大学的时候比起来,校园漂亮了不少,树绿起来了,操场也铺上了塑胶。惟有教室还如从前,甚至有点破旧。

校园还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再也找不到当年贴在布告栏上的某个同学自己写的章回小说,一天一章两页纸,课后,那纸旁围满了同学。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有考研的、中介的、家教的等等。

商业气息越来越浓了。

由于学校的扩张,有些资源闲置下来,空闲仓库成了批发市场的货仓。有些资源被改了用途,连篮球场都成了停车场,足球场据传要盖教师的家属楼,这真是让人伤感的现实。想当年,我们在篮球场挥汗如雨,尽管足球场没有草坪,我们还是常去那里踢大场。

学校越来越有钱了,很多宿舍楼都拆了盖了新的,那些几十年的粗槐树也不见了,整个校园显得很突兀,学生来来往往,好像一个集市。因为人多,住宿条件太差,所以,那个大礼堂也被拆了盖成了宿舍。看那新宿舍,多辉煌。

可想想,学校有地方租给批发市场,却不能保存下来一个礼堂,真心酸。唉,过去的一切都锁在记忆中了。

10年前刚入校成为我们班主任的老师,现在仍然对我们像长辈一样,嘘寒问暖,我们的喜怒哀乐也都愿意和他分享。然而,现在,我有个朋友,老向我抱怨,读了两年的书,才见了导师4次,谈话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还有个老兄提前写好了论文提纲,去找老师看。没想到老师颇有脾气,一顿“时间还早呢”把我那师兄说得灰头土脸。其实问导师之前,他向很多知名的老先生请教过这个论文方面的问题,那些老先生现在有的退休了,但是在这个圈子里都是腕儿,有个还是北大的博导,但他们几乎没脾气,对问问题的年轻人很客气,不仅列出详细的建议,还送了若干本相关的书籍。

真不明白,也就是过了十年,师生关系居然从道德层面上的关系变成现在类似契约关系。不久,我就发现,我的这个想法也是不对的。前段时间,有个90多岁的老先生过世了,在史学界,他大名鼎鼎。我的老师都是他的徒弟。我读大学的时候,常常听系主任提起他,讲他的治学之道,讲他治学的经验等等。在平时,很多人喜欢到老先生家里聊天。后来,我们毕业了,也就没和他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敢肯定,我的很多同学都忘记了这位老先生,我也是。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突然发现老先生去世了,当时心里五味杂陈,鼻子泛酸。我给几个同学发了这个消息,大家都难过了一番,除了祈祷外,我们没有更好的方式表达哀思。难过之后,各人还是忙各人的。在一个晚上,顶着月色,我去了老先生的家门口,斯人不在了,花圈摆满了整个院子,没有声响,整个大学还如以往那般安静。我突然感觉,他的去世是宣告母校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慢慢意识到,其实,我怀念中的大学就在这所外表光鲜的大学的一个灰暗的角落。这个角落因为有大师而让我终生难忘。大师走了,什么还值得我们去怀念大学呢?

不过,有一点明白的是,曾经怀念它,不是因为大学的高楼,不是因为它的塑胶操场,也不是因为它的花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