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打坐有什么好处

打坐有什么好处

知识问答 日期:2025-2-21
最佳答案

南怀瑾老师:“打坐”的好处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除此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而且非经修持功夫不可。为什么?明知那个是自然的东西,但是这个自然的东西,被无始以来的尘埃涂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因此修各种功夫的目的,也就是先清理之后,才能见本来。

——《如何修证佛法》

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实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但现在我们以打坐来讲,打坐有个什么好处呢?过去有许多医生反对打坐,现在又不同了,因为在美国有很多医生研究打坐,而且把这个拿来治病,叫做“冬眠治疗”,效法动物的冬眠,很有效果。因为洋人高鼻子蓝眼睛说的,我们也跟着说对啦。

过去西医非常批评打坐,认为打坐两腿交叠,把血管压住血液不大流通,所以发麻了。说到血管压住,你看那些劳力挑担子的,两条腿上青筋一坨一坨地鼓起来,那是因为用力过度,所以血管曲张受伤纠结了。打坐不会坐出腿上的筋纠结,西医不了解中国医学乃至道家气脉的道理,发麻不是血液流通受阻碍的关系,是因为气血不清,浊气没有下降。气脉慢慢走通了以后,不但腿不麻,而且两腿舒服得很。舒服到发快感,因此就不愿意下座了。所谓发乐,就包括快感的意思,快感还是粗的。

打坐为什么对人体有那么多好处?先不管修道问题,只要腿一盘,手收拢来结手印,心脏的工作就减轻了。我们这个心脏是一个帮辅,随时收缩舒张,当两腿一盘两手一收,人体四肢向外消耗放射的功能就减少了,因此心脏工作可以缓慢,所以后世修道多半采用了打坐。打坐有九十多种姿势,以盘腿坐比较好,但是也要把姿势弄清楚。……

现在只讲“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的道理。我们打坐时,外形收拢起来就是管理,内心不向外面消耗了,这是打坐姿势身体“微密”的作用。打坐的姿势包括那么多的学问,所以是“微密”。这还是外形,至于内心“管括微密”的管理,就更难了……

这个“管括微密”有什么要点呢?下面有,是真正“御政”开始的要点。身心收拢来到达“微密”,这个“微密”不是密宗这个“密”,这个时候印度的佛教佛法还没有来,这个“密”是我们本来文化里就有的。上古的圣人,尤其是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退藏于密”,已经说清楚了。如果以《易经》中国文化道理来讲,不管佛家、儒家、道家,一切修身养性法门走的都是一个路子,就是“退藏于密”。密在什么地方?不是身上哪一个点、哪一个穴道,而是密到不可知处,无始无终一念不生,这个谓之密,没有处所也没有形象。所以“密”字要研究也很多,唐宋以后佛学密宗进来,真正的大密也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什么另外一个秘密。……

“知白”而“守黑”,你要想到光明是从阴中来,阴极就阳生,你也不要厌恶阴,它两个一样。所以修纯阴、纯阳都能成道,就是“知白守黑,神明自来”这一句话。我们大家学佛打坐,也不要求啊!刚刚跟朋友谈,也不想成仙,也不想成佛,就是休息。祖师告诉我们:“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你求不来的。那么道怎么来呢?我们可以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放心了,一切放心,放下来,就会有个答案给你。魏伯阳祖师讲的,只要你得定,“神明自来”。这就是后来禅门里头的一句老话:“久坐必有禅。”其实久坐不一定有禅,但是这一句话也通啊,只要能“知白守黑”,自然“神明自来”。……

打坐就是四个字形容“精炁潜通”,你用不着用心的。老实讲,何必做什么工夫!你久坐必有禅。什么道理呢?因为你这个生命,少使它劳动,本身自然有一个法则在动在产生,你慢慢就感觉到了。不是你做工夫做出来的,你越做工夫它就越跑,你坐在那里又要想办法做工夫,又要通那里通这里,你说多么劳苦!道法自然就是“精炁潜通”。

——《我说参同契》

“打坐”有什么好处?

“打坐”,打除妄念,坐见本性,故名。 一、心中心法共有六印,当依次修。每印坐两小时为一次,计八次,为第一印圆满,然后再请第二印,每次必默求诸佛菩萨金刚护持我,使我六印圆满,不致中途停顿。因第六印为最要,非福德全者,不易承当也。 二、修时,第一结印,在两小时内,无论如何,手印不得散放。第二持咒,口勿停,不可说话,不必出声,唇要微动。第三心勿外驰,如觉知妄念起,立刻勿理,不可压制(此亦妄心也)。不可随之流浪,妄上加妄也。我只一切勿著、勿理,亦勿恨妄念之来,亦勿喜意念之空,一概勿理。坐得好,坐得勿好,均是进步。以不在坐上见功,而在下座后,自然有不可思议之效力。 第一印第一座(即第一次)为开山第一斧,功力最大,无论如何,必坐足两小时,或多过几分钟。所以咒不熟极(三四日后),不得遽坐,恐因坐而妄忆也。第一印为诸印之首(两手共有一万六千余印),诸印之王,诸法之母,十分重要。手或酸痛,是业障出来,要生欢喜心,从此三恶道永断。必证菩提,故名菩提心印。前三印为证体,为得定,为拔根之无上法门。后三印为起用,为开慧,为永离三恶道之无上捷径,故必郑重。 三、可坐在床上,坐时忌背后有风,前面受寒气。腿在秋冬凉时要盖好。饱后勿坐,要隔两小时。亦勿太饿(君自酌定),又气恼时切勿坐,待气平再坐。下座勿急,两腿稍舒再下座。隔六七分钟再大小便(此可先便)。打七或九座后,忌有房劳,平日一座勿忌,但必隔离四小时。又病时与过劳后勿坐。 四、坐时手臂或两腿酸痛,即是有风,正是出病之时。只要忍到勿痛时,其病即除。座上肚胀,舒气,出下气,均是好象,切不可摒止。所以座要高六七寸(不定,以各人舒适而定)。两腿右压左,交叉在垫子之下,如能单趺两小时者听任,但必后高,勿许平坐,双趺者平坐,后面忌高。如不能连续双趺两小时者,切勿双趺。因中途不能散印也。又不许挂脚坐。至于有老病之人,旧病往往因坐翻出,是好不是坏,切勿疑而中止,亦勿贪坐而过劳,功夫进于不疾不徐之间也。 五、座上设备,(一)黄布一方,盖好手印。(二)钟一具(开好)。(三)痰盂一具。(四)勿用好香,可点在门外。(五)勿带帽。(六)腰带宜松。(七)门勿闭,任人出入。小儿声闹可勿理,正资以练心。(八)勿用靠背。 六、手印勿高举,正当胸,稍靠两胁,有时不觉放下在腿上,觉即提起。腰勿乱动,伸降宜慢,亦勿伸直。 七、上座练定,慧在定中,下座练慧,定在慧中,于一切时,不肯放松,方不是一曝十寒。当体会在座上时,心中寂然湛然,无一毫念头时,是什么光景,这个光景是靠座上印咒(佛力)、修持(自力)合逼出来的,不可小看。不到根尘脱落时,是不会证到如此地步的。你往往将此景象,忽略过去,所以拿不住,还是自己不用心、不痛切的缘故。但此景象,在座上切不可去求他,一求即是有心。如水上生波,水的光相就不见矣。所以要断,逼到六根与六尘脱开,前后际断,于断处,在其间得个消息,自然觉见实相,此是真功夫,不是理解,是真入道的悟见,不是在道理上的解义。到此地步,切勿松劲,时时体会。到熟极时,如子母相依,又如自己的姓名,永不忘失。功夫由浅而深,由深而忘形,法见一空,便可打成一片。 八、每次持咒,必熟极而快,当慢持几遍,字字分明,以免油滑漏句。 九、所出各书,当次第参究。但未修满六印时先勿看。对于同门,当尽情告授,不可隐瞒。但亦有先后。此是大悲心中方便法也。且可练习说法,为日后度生预备,增长慧力。

盘腿打坐有什么好处?

盘腿打坐可以提高自己的智慧

打坐是培福培慧的最好办法,通过打坐的一级级的阶梯修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长智慧,使身心强健,对人生与宇宙能够正确地认识。

静坐,通过“人体核聚变”,可以大大提高生命的质量。我们每天都在消耗能量,而现代人的苦恼之一就是精力不济,为什么呢?因为入不敷出。有人大谈能吃苦,但就是不肯静坐,白白错过了使自己的人生产生升华的机会。

如果想得福气智慧的人,认真修习静坐,久而久之必然智慧朗发,福运当前。

假使学习打坐,精神凝敛,则心境日趋愉快,就足以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最后必然能降服病魔,转弱为强。静坐使脑神经思维静止,则又是一种最佳的休息。若是能每天练习静坐,就可以更认识自己、更自信。

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对生活会有不可思议的助益。换句话说,静坐是你与内在的自己交朋友,使你最终走向完美。逐渐地,当你更能掌握内在心灵的世界,你的生命已在潜移默化的开展,渐次绽放光明。

打坐并不是宗教行为,它是一门有数千年历史以上的心灵科学。对初学者,一百天为期,如果能严格每天定时定量静坐,决无没有收益的道理。人们不是让自己束缚于外在的有限事物,可以透过静坐,探索自己内在的无限宝藏,让心灵扩展、包容万物。

儒家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有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研究显示,静坐不但能够降低血压,还能强化免疫系统,百分之六十美国人看医师都是因为「压力引起」的症状,这种研究实不足奇,静坐有时候还能够取代「威而刚」的效用,也不足奇。

静坐的「实用」性既然受到科学的左证,加上名人如希拉蕊柯林顿等的推波助澜(高尔夫妇就是受她影响变为「信徒」),难怪时代说一千万美国成年人「经常」打坐--比十年前多了一倍,打坐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风尚。

当打坐达到入静状态时,不仅能主观上感受到那些极其舒适的心理效应,身体上也会出现许多客观的变化,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这些客观变化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

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的。大量研究已证实了入静的生理效应,这里作一简介:

神经系统

当人进到入静状态时,脑电图发生显著变化,与睡眠安静状态完全不同;大脑皮层主动性抑制增强与扩散,进一步可使感知觉发生改变。

调节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发生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受其支配的内脏功能发生改变,例如泪腺分泌增多,口腔稀薄唾液增多等。

循环系统

在入静状态下,可以见到心率减慢,血压多降低,周身微循环改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发生有益的变化,心电图T波幅度增高。实验证明,静坐入静对脑血流量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脑血流不足之增加,偏高之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

对入静状态下意守不同部位的多导血流同步定量观察(包括每搏输出量、脑血流量、上肢和下肢血流量),发现通过意守可直接影响血液循环,完成血流量的再分配。

呼吸系统

入静状态下,呼吸逐渐变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呼吸频率变慢;肺活量增大,使氧气的更新率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气体交换率增加。

消化系统

入静后,胃肠活动增强,胃电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肠鸣作响,排气增多;胆汁分泌活动增强。

内分泌系统

入静状态下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使血浆核苷酸水平发生变化,CAMP/CGMP比值趋向正常,为静坐的“平秘阴阳”作用提供了依据;可纠正性激素的异常,为静坐“培精练气”、“培本补肾”作用提供了佐证。

免疫系统

入静后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吞嗜功能增高,唾液中的SIGA和溶菌酶明显增高,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能力增强,说明静坐锻炼可提高人体的抗病免疫能力。

此外还发现,入静状态中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氧耗量减少等。

总之,在入静状态下,各系统的指标都相应地出现了有益的改变。锻炼从开始到入静的过程中,首先是从心理调整启动变化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神经系统功能向着同步协调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通过神经及神经内分泌途径作用于全身,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活动向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打坐的好处有哪些?

一种方法即可打通人体全部经络

一打坐,您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一个人打坐的时候,一盘腿,就可以把气聚集在丹田之下,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不但肚子这块热,腿也会感觉暖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不打坐的时候,能量是分散的,但是你一打坐,就把能量聚集起来了。

积聚自己的能量,然后把它点燃,就是您打坐所要达到的一个功效。

不过,最好是通过自然生火的形式来让能量燃烧,不要加入太多人为的因素,否则反而会对身体产生消耗。有些人非得使劲,一心想用意守住某个地方,结果适得其反。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一旦加入"人为"两个字,它就变得不自然了。那么,我们怎么让身体的能量自然而然地生成呢?打坐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通道,哪怕这是一条没有用的路,我们也得借助它冲破阻碍,走到有用的地方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这条路的路口。找到了路口,我们就能顺着它找到答案。怎么找呢?有些人觉得应该意守丹田,至少要学会静心。可是这样一般人不仅很难做到,而且未必有效。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简单还很管用的意守办法,那就是身体哪里疼就守哪里。

比如说,你盘腿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静不下心来,而且腿也疼。那么,此时,您就可以定下心来,先找到腿疼的地方,可能疼处是胆经的原穴--丘墟穴,这就说明您的胆经在这一块儿不通了。

那您就先顺着胆经揉一揉,等它不怎么疼了再盘。这时候,您就会发现,自己能盘得比刚才高了。可能刚才还只能单盘,现在就能开始尝试双盘了。

双盘时如果又有一个地方疼。那您再把疼的那条筋敲一敲。这样一来,在盘腿的过程中,您就能把那些不通的经络逐渐打通,而您的体质也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提升。

这些东西就是您自己掌握的,最终会变成您自己的内力。如果打坐时您觉得疼就干脆放弃了,或者今天练一下,明天就不练了,打坐也就失去了它的灵性。

就在这个逐渐打通经络的过程中,您就逐渐开出了一条道路。而所谓的路口,其实就是您不通的地方。养生就是要学会自我修复,这要靠大家"没病找病"才能做到。什么叫"没病找病"?就是没打坐的时候,您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但是一打坐,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这时,您就自然而然地学会静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您想意守丹田,关注点是在丹田,可身上酸痛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结果越守越乱。可现在您哪里痛就关注哪里,意念也跟着酸痛的地方走。比起守丹田,这种做法就容易得多。当注意力慢慢地跟着一条条经络上的痛处走的时候,您的意念就能集中,逐渐就能开始静心。

到这种程度,再让您意守丹田,就会容易得多。随便守哪条经,您都能轻松做到,因为您已经找到了守经的感觉。相反,要是您不这么做而去硬守丹田,就很难办到。更何况,这时您也会因为没有对比,体会不出什么是静心,什么是杂乱。但是经历过这个对比的过程之后,您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静心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平静地关照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