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出自《答客诮》,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开头两句正面立论,大处落墨,首先阐明“无情”与“怜子”的实质。
原文如下: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译文如下: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
词句注释如下:
诮(qiào):讥讽。
无情句:俗语:“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谢枋得《答刘华父寄寒衣》:“豪杰应无儿女情”。此处鲁迅反其意用之。
丈夫:指有作为的男人。《战国策·赵策·触砻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前两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坚实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是流传较广的名句。作者没有多用笔墨去铺叙事情的原委,一开始就用哲理性的诗句,雄辩地提出那种“无情”之辈未必是真正的豪杰,而“怜子”者倒完全可以是大丈夫。
诗句有力地回击了那些抽象地玩弄“有情”、“无情”的论客,严正指出,以“无情”自嘘的人并不就是英雄,用攻击别人的“怜子”,以显示自己的“无情”更是卑鄙可笑。在鲁迅看来,是否英雄,不在于它是否怜子,而在于他对敌人是否无情。
诗句,先用一个“未必”,否定了“无情”论者,又用一个“如何”,诘问攻击“怜子”者,使之无言以对。这两句诗,是对仗的写法,但不是情对,也不是景对,而是理对。它的哲理性很强。气势也很壮。
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这两句诗语意深刻,对仗天成,有否定,有肯定,有判断,有诘问,毫不费力,轻而易举,使得讥讽者自讨没趣,本相毕露。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①?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②。
作于1931年冬,诗中的那个“小於菟”指的是他的爱子海婴。
《鲁迅书简补遗》有这首诗,末题“未年之冬戏作,录请坪井先生哂正,鲁迅。”坪井是上海的日本〔竹条〕崎医院的医生,曾给鲁迅的儿子海婴治痢疾。
①《战国策·赵策》触□(上“龙”下“言”)说赵太后,触把自己的小儿子托给太后,要太后给他一个王宫卫对的职位。太后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②《易·乾·文言》:“风从虎。”《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
楚人称虎为於菟(wū tú)。鲁迅爱怜其子,意在期望他成为虎虎有生气的国家人才。不料海婴刚满7岁,鲁迅便离开了人间,鲁迅在去世前嘱咐家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学家。”
本句的意思应该是:冷酷无情的未必就是真正的豪杰志士,有怜爱之心的未必就没有大丈夫的气概。
这句话运用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没有人性最温柔的一面是不可能的。鲁迅的这番言辞既表达他对自己孩子的怜爱又突出了他在面对敌人是会毫不留情。真正的豪杰并非都是无情草木,真正的大丈夫也并不是没有怜爱的温柔一面。
至于 无毒不丈夫 原句是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说的气量心胸要大,只不过传着传着出错了。
区别嘛 一是为人父于为人夫,一是行事手段,于待人接物。
疼爱孩子难道就算不上大丈夫吗?(针对所谓大丈夫不能婆婆妈妈而言)。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於菟
这是一首体现鲁迅爱子之情的诗,甚至可以说是他的爱子宣言。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看到与“横眉冷对”、“怒向刀丛”、“金刚怒目”等完全不同的鲁迅的另一面,那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怜子柔情。谈古论今,诠释“豪杰”、“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请朋友欣赏原诗。为了使自己印象深刻,借助网络将诗的浅析、注释一并整理而成。让我们真切接触和蔼而又亲切的父亲。
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应该看做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正是希望革命后代也能如自己那样勇猛,那样“兴风狂啸”,像一只小老虎。
鲁迅的一生,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进行殊死斗争的一生。早年,他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坚决反对"一代不如一代"的谬论,他在一九一九年所作《随感录六十三》《热风》中引了一篇小说里的话,希望后代"刚强勇猛":"走罢!勇猛着!幼者啊!"这固然是受了进化论的影响,但他那种对旧世界的强烈憎恨和把未来的希望寄于青年一代的热情,至今还给我们以鼓舞。
《答客诮》这首诗直抒胸臆,即表达了鲁迅与反动派浴血奋战,“兴风狂啸”式的气势和豪情,又以“回眸时看”四字表达了他对革命后代,革命青少年的热情关注和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赶快成长起来,投入战斗,也能“兴风狂啸”,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因此“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两句诗,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精神上是一致的。